益生菌作为提升免疫力的产品,近些年在中国市场的热度不断提升,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产品越出越多,最近也有不少渠道朋友来咨询,到底什么样的益生菌是适合婴幼儿食用的呢?
今天,笔者带大家来读一读关于婴幼儿益生菌的那些法规。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益生菌定义: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
三个关键词:活的、足够数量的、有益的。同时,还有个关键因素:菌株,因为益生菌的功效更多地取决于是什么菌株。
而针对婴幼儿,现在国家分次共公布了13株益生菌菌株,如下所示:
2011年10月24日:
国家卫生部组织对已批准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进行安全性评估,制定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2014年6月18日和2016年6月8日:
分别添加了一下三种菌种,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发酵乳杆菌(CECT5716)、短双歧杆菌(M-16V)。
2020年6月2日:
关于瑞士乳杆菌R0052等5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4号)又补充增加瑞士乳杆菌 R0052、婴儿双歧杆菌 R0033、两歧双歧杆菌 R0071。
2021年4月25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β-1,3/α-1,3-葡聚糖等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1年 第5号)》中,批准由澳优旗下益生菌业务品牌锦旗生物申报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可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菌种。
因此,截止到目前为止,有且只有13株益生菌菌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
2011年4月20日公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修订版)中,第三十八条表示:《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65号)和原卫生部2011年第25号公告分别规定了可用于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预包装食品中使用了上述菌种的,应当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要求标注菌种名称,企业可同时在预包装食品上标注相应菌株号及菌种含量。自2014年1月1日起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以上规定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示相关菌种。2014年1月1日前已生产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可继续使用现有标签,在食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注意:婴幼儿13个菌株,包装盒上菌种,无法判别到底是哪个菌株,婴幼儿专用益生菌最好要标识清楚菌株号。
活菌数也要有保证,因为当人体服用了益生菌后,经过胃酸和胆汁的“摧残”,最后进到肠道内的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在进到肠道的过程,会有大量“阵亡”。因此,需要确保一个基本量,保证在到达肠道后,还能有活菌进行“战斗”。
卫计委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 cfu/mL(g)。目前行业基本都是高于这个基础量的。
所以,关于我国对婴幼儿专用益生菌的规定以及对益生菌产品包装的要求,我国的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应符合以下几点:
一、产品内所含菌株应符合国家卫生部组织批准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只有13株。
二、产品包装上应标注菌株号。
三、高于基础量,一般产品都能达到。